- 民国元年(1912年),当年铸造贰毫16068000枚
民国二年(1913年),当年铸造贰毫21994800枚,壹毫1439000枚
民国三年(1914年),该年共铸贰毫银币8338200枚,壹毫6527000枚
民国四年(1915年),开铸民国四年广东贰毫,共4466480枚
民国五年(1916年),仅铸民国五年贰毫银辅币28970枚
民国七年(1918年),龚政接任财政部广东造币分厂厂长,息借商款,停铸铜币,六月二十二日正式开铸民国七年广东贰毫,铸额163200枚
民国八年(1919年),陆荣廷任广东督军后,桂系掌握政权。当年共铸39000000枚
民国九年(1920年),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在其驻地福建漳州镇台衙门仿造广东贰毫,成色不及四成,人称“老九版”。十月,陈炯明率粤军逐走桂系,进入广州,恢复广东造币厂,两者共铸39400000枚
民国十年(1921年),开铸低成色民国十年“老十版”贰毫银币,共铸39400000枚。
民国十三年(1924年)三月,孙中山令统一广东财政后,大本营财政部次长、筹饷局会办兼广东省财政厅长邓洪年受命筹划广东造币厂恢复铸行银毫, 6月开铸,8月停铸,共铸39758855枚,俗称“老十三版”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七月,由中央银行和商界成立救济毫币委员会、鉴定十三年银毫成色委员会,改铸十三年银毫。九月正式开始铸造,同时销毁十三年贰毫低币79.16亿毫银元,改铸十七年贰毫新币57.06亿毫银元。约合85.3亿枚
民国十八年(1929年)二月,广东毫币改铸厂归省财政厅管辖后,开铸民国十八年孙像广东贰毫、壹毫银币。当年共铸民国十八年广东贰毫1.62亿枚,壹毫4896万枚
民国十九年(1930年),续铸贰毫3.3亿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