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钱币邮票/文章详细

一文看懂第一套人民币13种面值构成

网络2025-06-25 10

一文看懂第一套人民币13种面值构成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发行,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共有12种面额,但细分版别多达62种。由于部分面值存在多个版别,常被误认为有13种面值。以下是其核心面值体系及特点:


一、第一套人民币的13种面值(含细分)

虽然官方分类为12种面额,但部分面值因版别差异显著,常被单独列出,形成“13种”说法。主要面值如下:

面值主要版别(代表性图案)发行时间备注
1元工人和农民、工厂1948.12.1最小面值
5元帆船、牧羊、牛拉车1948-1949早期流通广
10元灌田、锯木、火车1948-1949工农主题
20元运肥、火车、打场1948-1950农业经济
50元水车、火车大桥、压路机1948-1950基建主题
100元耕地、工厂、轮船1948-1950流通最广
200元排云殿、长城、炼钢1949-1950文化象征
500元农村收割、瞻德城(新疆特有)1949-1951珍稀品种
1000元秋收、钱塘江大桥、轮船1949-1951大额交易
5000元牧羊、渭河桥、耕地机1950-1953西北经济
10000元骆驼队、军舰、牧马(珍稀)1950-1953超高面值
50000元新华门、收割机1953最大面值,流通短

:部分资料将“500元(瞻德城)”和“10000元(牧马图)”单独列出,形成“13种面值”的说法,但官方仍归为12种面额。


二、第一套人民币的三大特点

  1. 面值跨度极大

    • 1元到50000元,反映建国初期的通货膨胀和经济重建需求。

    • 大面额(如5000元、10000元)主要用于大宗交易,而非日常使用。

  2. 版别复杂(62种)

    • 不同地区、不同印刷厂印制,导致同面值有多种图案(如5元有“帆船”和“牧羊”版)。

    • 部分版本存世极少,如“瞻德城500元”“牧马图1万元”已成天价藏品。

  3. 流通时间短

    • 1955年停止流通,按1:10000兑换第二套人民币(即1万元旧币=1元新币)。


三、哪些面值最值钱?

目前收藏市场最珍贵的第一套人民币包括:

  • “牧马图”1万元(市价超300万元)

  • “瞻德城”500元(新疆特有,市价约50万-100万元)

  • “骆驼队”1万元(约20万-50万元)

  • “50000元”收割机/新华门(10万-30万元)


总结

第一套人民币的“13种面值”说法源于部分版本的独立性,但官方仍归为12种面额。其大跨度面值、多样版别和短暂流通期,使其成为人民币历史上最具收藏价值的币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