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光绪三十四年版北洋造大洋数量特别多
光绪三十四年版的北洋造“一圆”银币原本数量就不少,并非稀见。北洋银圆原本只在黄河以北地区较为通行,但辛亥革命以后,因清政府派兵镇压,调动大军的话,必须要携带巨额现银以应付各种开销,北洋银圆的影响力便随之南下进入江南及两湖一带。
尔后,北洋政府又选择北洋银圆为新国币发行前过渡期官方结算收付的标准,故各地造币厂纷纷转而生产北洋银圆,直到“袁大头”正式生产为止,因此数量庞大。虽未见官方文献说明后造版的形式,但可断定大多数是光绪三十四年版。
据英国外交部档案资料显示,天津造币厂重建完成后,于1914年(民国3年)生产一圆银币57472816枚。此数量当包括光绪三十四年版北洋造“一圆”及民国3年版袁像一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