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机器局开初所造银圆的特点是采用圆、角计数制面额,与其他省份的两、钱计重制面额不同,可惜发行时间很短,仅有光绪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3种。其中,光绪二十二年版与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两版相比,特别之处在于背面没有“大清”的英文“TATSING”字样。自光绪二十五年版起,面额就改为与其他省一致的计重制,二十五版产量为“一圆”1566000枚、“半圆”57000枚、“二角”152 000枚、“一角”153000枚及“半角”97000枚。由于“北洋”只是泛称而非实际地名,故新款设计时,币面刻“北洋造”而不是“北洋省造”。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洋机器局在该年五月底被摧毁,该年度产量无统计数字可查。两年后,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在河北西窑洼(现天津大悲禅院旧址)新开办北洋银圆局,专事造币。光绪二十九年版北洋造七钱二分银圆即该局所出,由于当时铜钱缺乏,生产铜元获利较高,故虽名银圆局,生产上反而以铜元为主,银圆生产呈停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