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人民币的发行时间及关键节点
1. 正式发行时间
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用于替代第一套人民币(兑换比例:1:10000)。
2. 分阶段发行详情
年份 | 发行券种 | 历史背景 |
---|---|---|
1955年 | 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红)、2元、3元、5元(红) | 首次引入分币体系,苏联代印部分券种 |
1957年 | 10元“大黑拾” | 苏联代印,最高面额,1964年紧急回收 |
1961年 | 1元(黑)、5元(海鸥水印) | 国产化替代,调整防伪技术 |
1962年 | 1角、2角改版 | 优化印刷工艺,延长流通周期 |
3. 停止流通时间
1964年4月15日:限期回收苏联代印的3元、5元(红)、10元券。
1998年12月31日:其余券种全面退出流通。
4. 核心特点
首套分币体系:1分、2分、5分硬币与纸币同步发行。
唯一“3元”面额:井冈山图案,苏联技术印刷。
防伪升级:部分券种采用水印(如海鸥五元)、凹版印刷。
附:第二套人民币全套16张名录
1分(带号码)、2分(带号码)、5分(带号码)、1角(黄)、2角(火车头)、5角(水库)、1元(红/黑)、2元(宝塔山)、3元(井冈山)、5元(红/海鸥/黄)、10元(大黑拾)。